在线留言 | 人才招聘 | 收藏本站
 
船 名:
用户名:
密 码:
运输贸易
船舶出售信息
船舶出售或合作经营
伟达商贸简介
伟达商贸成功加入中石化供应商名
暂无信息
船舶修造
合肥船厂业务信息
裕溪船厂业务信息
船员培训
2009年船员统考计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
实施加快船员队伍发展十大措施
船员统考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注册管理办法
  党政生活

祁金利:怎样促进创新人才和成果的产生
 

人才是事业之本,创新人才是一流事业之本。在漫长的农业文明时代,中国绝大多数时间都走在世界发展的前列,是名副其实的创造大国、创新大国。只是在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落后了。追求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而今,我们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到创造大国、创新大国转变的阶段。这是一个巨大的、伟大的飞跃,它要求必须从总体上提升国家的创新活力和创新实力,必须造就千千万万、各行各业的创新人才。这已经是举国上下的共识。著名的“钱学森之问”,进一步引起了全社会对如何培养创新人才问题的关注和思考。这不仅是对教育战线提出的问题,而是全社会需要共同攻关的课题。

创新人才和成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当前影响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活动开展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以及创新环境不理想等几方面,也可以简化为人们想不想创新、善不善于创新、能不能创新几方面问题。

重视培育创新动力

创新动力不足,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和创新活动深入开展的深层次问题。人们是否愿意创新,是否在创新路上,行之愈远,斗志愈坚,动力愈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人们的价值观。因此,必须重视研究价值观与创新动力的关系。

按照西方学者马里亚诺·格龙多纳的观点,价值观分成两类,一类叫做内在的价值观,一类叫做工具主义性的价值观。前者是指我们不计个人得失而均予遵循的价值观,例如爱国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要求人们为了国家利益做出牺牲,有时对于个人而言是“不利”的,然而千百年来却是激励人们为正义事业前赴后继的动力所在。而工具主义性的价值观,是指那种因为它直接对我们有利,我们才予以遵循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一般来说是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多表现为物质的、名利的形态,也多与人们奋斗的阶段相联系。例如,为了挣钱而努力工作,当钱挣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不会保持努力的状态。再如为了评职称而努力工作,当职称解决之后,工作的动力就很快消失。创新也是这样,支持其前行背后的动力就是价值观。为了赚钱而创新,当钱赚到一定程度,就不一定再努力创新了;为了获得学位、职称而创新,当学位、职称拿到手,创新的动力也就烟消云散了。如此看来,要想保持创新的强劲而深厚的动力,必须从解决内在价值观入手。拥有强大的内在价值观的人,具备创造非凡事业并具有可持续的再创造能力,已经被无数事实所证明。

西南联大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在物质极度匮乏、生活艰辛备至的条件下,为什么还能培养造就出一大批卓越的学术栋梁、兴业之才?答案只能从西南联大师生们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去找。面对穷凶极恶的侵略者,面对亡国亡种的现实威胁,每个人都深切感到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感到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要灭亡的严酷事实,每个人都把自身全部的潜能调动起来,刚毅坚卓、奋不顾身,倘一息尚存,就奋发图强,成才报国以图将来。这一时期的延安窑洞里,抗大学员们同样是粗衣淡饭、土窑石凳,却斗志昂扬,豪气冲天,以民族解放为使命,随时准备着用热血去殉正义的事业。这种条件下的人们,着眼的是民族和国家的大义,而不是个人的苟安小利,具备的正是“内在的价值观”,因而他们的动力是无限的,潜能激发是无限的。人们总是说,我们缺乏创新的物质条件,的确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事实。而在一定条件下,创新的强劲动力也可以弥补物质条件的不足,也同样不容忽视。

再如钱伟长先生,他于1931年考入清华。本来是学文科的,国文和历史成绩特别优秀,但数、物、化、外语则极差,据说4门课加起来也只有25分。钱先生选好志愿的第二天,震惊世界的“九·一八事变”爆发了。国难当头,他意识到,只有科学才能救国,于是主动要求改学物理。在他的反复要求下,物理系主任吴有训先生只好同意了,但要求他必须在一年内,数学微积分和物理成绩考到70分以上,否则就将他退回中文系。在当时的清华,基础课和专业课能够考到70分,是很不容易的。钱先生此后非常用功,除了吃饭、睡觉,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到了学习上。在老师的指导下,他的成绩迅速提高。第一学期结束时,他的物理及格了;第二学期结束时,他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都考了80多分。后世人们评价这件事情的时候,更多是认为学校应当创造宽松成才环境,帮助青年人圆科学梦。笔者认为,这件事情的主要意义不在于帮助青年人圆了科学梦还是文学梦,而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激发了青年人的创造力和潜力,是“志高远者智必达”的一个生动案例。现代教育研究也证明,非智力因素对于人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再看我们今天,孩子们从小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被动地、机械地、枯燥地学习,而到底为什么而学习,并不是每个学生都从内在价值观的层次解决了。为了考上一个好学校、考上一个好专业、争取一份好工作而努力学习,是多数孩子的状态。多数家长对于孩子的期望,也多是工具主义性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上对于成功、幸福、荣耀等观念的片面性宣传,推动了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泛滥。诚然追求成名发财、过上个人的好日子,也并不是过错,但是如果不是把个人的成名发财看做是为社会做贡献、为人类造福行为的一种副产品,而是当做首要的目标来追求的话,出现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甚至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的行为也就不奇怪了,随着个人小目标的实现,创造力枯竭也是必然的。人类历史上,“恶”、“私”都曾经是撬动历史进步的杠杆,但是在今天,靠小“私”的价值观念不能完全解决个人长远发展的动力。为了考上好学校、获得一份好工作而努力学习,一旦考上大学或者获得了一份差不多的职业,则意味着革命到底了,学习动力消失了,创造的深层次动力也就没有了。

跳出狭隘的个人主义桎梏,追求造福人类社会,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也是受到推崇的崇高理想境界。尽管这并不是多数,也许正因为稀少,更显得弥足珍贵。如比尔·盖茨、乔布斯、马克?扎克伯格等等,每个人都是才华卓异、富可敌国,被誉为新时代的创业英雄。他们巨大的影响力并不在于其天才的智商和优异的技术、商业表现,而在于其远大的理想和价值观。比尔?盖茨说,有非凡志向,才有非凡成就;乔布斯说,我们活着是为了改变世界(毛主席也有名言:我们活着不是为了来吃世界来了,而是为了改造世界);马克·扎克伯格对伙伴们宣扬最多的是“让我们共同建立持久的文化价值,并且为了从前人手中接管这个世界而全力以赴”。真是有胸怀美国、放眼世界的气魄和豪迈!有了这种想法和追求,怎么会因为追逐到个人的蝇头小利而沾沾自喜、忘乎所以,怎么会因为已经获得些小成绩而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呢?对此,值得我们反思。小平同志反复教导我们,要用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教育我们的青年。我们长期以来提倡的“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努力对全人类有较大贡献”、“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等等价值观念,不是过时了,而是发扬很不够。

为了培养具有强劲而持久创新能力的千百万人才,我们应当大力倡导人们树立内在的价值观。对于创新人才培养来说,爱国主义精神、追求科学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造福社会的精神尤其具有现实意义。这些精神也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之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抓住宝贵机会,迎头赶上,做好这项工作。 

加强创新基础和方法培养

和一切人类实践活动一样,创新活动有着自身的规律性,把握这些规律并自觉应用,才可能把创新的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有机地统一起来。

一是要重视奠定厚实的专业基础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任何创新都不是无缘无故地发生的,也不是平地而起高楼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基础,即使是新兴的学科或者技术,也总是和一定的理论或者技术基础相联系。每个领域的专业基础,多是长期以来前人成果的积淀所成,通常是被实践反复检验证明了的“公理”,同时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又常常为创新提供工具和方法。比如,数学就是这样的。这是进行探索创新的基础。掌握了这个基础,就奠定了在本领域继续创新的台阶,同时也是避免犯常识性错误的保证。如,按照能量守恒的定律,永动机是不可能制造出来的,但近年来也还有人怀着满腔热情,孜孜以求。问题不是出在创新的动机上,而是出在缺乏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犯了常识性错误。

知识结构胜于知识。除了专业基础,还必须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创新也是利用多种资源要素重新创造的过程,涉及到信息、资源、方法、程序等多方面。只有专业基础,就好像盖房子只有地基一样,缺乏了科学的设计、砖瓦材料、施工方法,也同样盖不好房子。实践证明,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通常都是“在博基础上的专”。这个“博”,不仅是指专业知识上的广泛,也包括在知识结构上“不缺腿”:不仅有专业知识,也有方法、有工具、有人文修养等等,从而具备了强大的思维力和资源信息的整合力,进一步激发和促进了创新力。一些既有扎实理工基础,同时又懂得一些哲学、文学、艺术、美学、历史等方面知识人,往往容易改善自己在本专业的创新表现,就可以作为例证。我国著名古建筑史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建筑师的知识要广,要有哲学家的头脑,社会学家的眼光,工程师的精确与实践,心理学家的敏感,文学家的洞察力……但最本质的他应该是一个有文化修养的综合艺术家。这就是我要培养的建筑师。”梁先生讲的是建筑师,但对于其他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可比的意义。

现代科学很多例子证明,要特别重视开展交叉学科、跨学科科研。这是拓展、深化科学研究的重要途径。而掌握一定的跨专业的知识,是开展交叉学科科研的重要知识基础。科研如此,经营管理也是如此。

二是要尽快站在科学技术和实践的前沿,才能事半功倍。在科学上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创新也是如此。实践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社会发展。多数创新都是问题导向的,问题导向也就是实践导向、需求导向,实践的需要同样是推动创新发展的外部强劲动力。只有尽快站在科学前沿和实践前沿,才有可能摸准真正的需求,保证创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很多科研成果不能尽快转化成生产和技术成果,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我们的科研是论文导向的,而不是国家社会需要导向的,因而一旦形成论文,就意味着科研工作的结束,脱离开实践的理论也就不可能产生实际的创新成果。

三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人的思维是有规律的。要会思维、能思维,就要掌握思维的规律。创新的过程就是运用思维,解放思想,以已知求未知的过程,充满艰辛和歧途。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就是开辟荆榛的砍刀,帮助你尽快打通前进的道路;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就象是加工璞玉的刻刀,帮助你面对纷繁的信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长期的实践中,逆向思维、发散思维、形象思维等方式,和科学技术发明中的加减乘除、综合分析、现实批判等思维方法,体现了唯物论辩证法精神的思维方式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创新思维。

要掌握思维的规律,除了多实践、多总结外,首要的就是要花点功夫学习哲学。钱学森同志曾经说过,他在国外开展科研的时候,用心总结了一些科研方法和思维方法。等到回国后,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自己总结的那些东西,马克思主义哲学里全都讲过了。对此他深有感触。1991年11月1日,清华大学力学系刘清等15名博士研究生联名给他写信,请教如何增强科研能力,他回信给予热心的指导,他说:怎样培养分析洞察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李瑞环同志结合自己学习和工作的体会还写出了《学哲学用哲学》这样的好书。哲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营造适宜的创新环境

要培养创新人才,就要营造适宜创新的环境。首先要建设创新的文化。创新的文化应当是科学的。它以科学为标准衡量一切,尊重科学,反对愚昧。提倡在科学领域,尊重贤者,反对论资排辈,反对长官意志。创新的文化应当是批判的。它鼓励不断超越、不断创造,鼓励独立思考、思想自由,反对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创新的文化应当是包容的。它提倡解放思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鼓励标新立异、别出心裁,尊重个性,允许胡思乱想、特立独行,允许失败,更允许改正错误。创新的文化应当是开放的。尊重自己的传统,奉行拿来主义,欢迎新观点、新做法,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目前我们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是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的,创新文化应当是其应有之义。

其次,致力于推进教育改革。教育是基础。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校、社会、家庭多方入手、形成合力,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当今时代,伴随信息革命和全球化的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崇拜IT精英、商业英雄在青少年中有着广泛深厚的基础,这其中神奇与腐朽交织、积极与消极并存,要有所分析,因势利导,引导青少年从对偶像浅层次的金钱膜拜、名利膜拜升华到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层次思考上。如果我们不能培养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的比尔·盖茨、乔布斯,我们的教育就不能说是成功的。二要重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改变重知识轻视知识结构的倾向。加强学生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教育,厚基础、宽专业、强实践、增能力,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跨专业学习交流,奠定学生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三要注重加强艺术教育。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发展科学的方法之一。四要重视加强哲学素养的培养。哲学是使人变聪明的科学,可以教会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激发创造活力。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华罗庚等大科学家,没有一个不是在哲学上有很深造诣的。加强哲学素养,既要造就一支懂哲学、懂国情、懂实践的教师队伍,也要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其三,制定鼓励创新的法律法规,建立有利于创新的机制体制。各级政府要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制定法律法规,为创新者和创新行为提供保障和支持,并强化创新文化和氛围。如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提供资金、税收、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大力鼓励企业创新技术。通过税收、户籍、场地、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持,解除创新者的后顾之忧,鼓励个人大胆创新。特别的,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重点支持大学生进行机会型创业,这是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社会创新气氛的重要手段。政府不仅要重视发挥大公司的作用,更要重视发挥中小公司在创新中的积极作用。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也应当担负鼓励支持员工创新的重任,制定鼓励创新的规章制度,鼓励创新人才和成果脱颖而出。学校也要发挥自身作用,努力构建推进创新的工作体制机制,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改革教学和考核方式方法,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上一篇: 马淮:“国进民退”争论中应反思的几个问题
下一篇:人民日报社论:用劳动创造托起中国梦
 
 
备案号:皖ICP备2024044802号-1